人體的穴位很多,超過了300多個,這麼多的穴位,難以一一兼顧,我們需要突出重點。重點在哪裡?中醫針灸學有個非常著名的歌謠: “肚腹三里留,腰背委中求,頭頂尋列缺, 面口合谷收,”從這首歌訣中我們就能知道,有幾個穴位是穴位中的“戰鬥機” ,可以關係到全身保健。那就是足三里穴、委中穴、列缺穴、合谷穴。
一、足三里穴
足三里穴,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,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養生保健穴,那麼它在哪裡呢?我們用同側的手掌心按在膝蓋上,中指按在脛骨上,無名指的指尖處就是足三里穴。中醫對足三里穴可是非常看重的, 認為它是一個能強身健體的大穴。長期按摩,可以調節我們身體的免疫能力,將病魔抗拒在國門之外。加之足三里穴位屬於足陽明胃經, 按摩它也能達到調理脾胃、補中益氣的效果。
按摩足三里
具體方法:用手指指尖垂直按拍日足三里,左右各拍日按1~3分鐘,按壓的力度不宜過大,皮膚微微發熱即可。
功效:調理脾胃,補中益氣,通經活絡。
根據《黃帝內經》記載, 每天的十二個時辰和人的十二經絡運行是有規律可循的, 不同的時展不同的經絡相對旺盛。就拿足陽明胃經來說, 在每天的早7~9點最為活躍, 在這個時候按揉, 能達到最好的效果。
委中穴
二、委中穴
委中穴是膀胱的合穴,什麼是合穴?用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》的解釋就是:“所入為合。”簡單來說,脈氣最為盛大之處,刺激這個穴位能達到通暢膀胱經的最大效果。
我們都知道,膀胱經的走向自上而下,在背部形成兩行夾脊的經脈,直達腰骶,下達膕。這兩條線路“殊途同歸”,在委中穴匯合。沒錯,委中穴就在我們膝蓋的後面, 大腿和小腿交彙的腿彎中間處。
中醫有句話,“經脈所過,主治所及”。故而能用委中穴來強腰健膝不足為奇。現在腰酸背痛算是一種常見的症狀,我們平時多按摩這個保健穴位, 就可以遠離腰酸背痛。
按摩委中穴
具體方法:取舒適姿勢,或坐或臥、用拇指按壓兩側的委中穴, 一壓一起,連做10次為宜。雙手握空心拳,有節奏地叩擊委中穴, 以30次為佳,再用拇指順時針方向揉委中穴10次,反方向10次,最後,再用手掌搓委中穴,連續做30次。
功效:改善腰酸背痛。
注意,膀胱經在15點到17點時最活躍,有條件最好選擇在這個時間段按摩委中穴。
列缺穴
三、列缺穴
列缺穴這可是個大“路口”,八脈在此交匯,我們按揉列缺穴,不僅可以刺激肺經, 甚至對大腸經乃至任脈的經氣,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。實踐證明,不管是偏頭痛還是頭痛, 只要是脖子以上的病, 都可以刺激列缺穴進行調理。
那麼列缺穴在哪裡呢?它位於我們的手臂內側,腕橫紋上1.5寸處。看到這裡,肯定很多朋友一頭雲水, 這個1. 5寸到底怎麼算呢?中醫認為, 大拇指的指節寬度是1寸, 把除了大拇指的手指頭併攏,其餘4指寬度就是3寸。想要簡單取穴的話,就讓兩手虎口相交, 一手食指壓在另一手腕橈骨莖突上, 食指尖所指小凹陷處就是列缺穴。
按摩列缺穴
具體方法:雙手握空心拳,按摩時掐揉並重,讓肌肉和筋腱來回移動, 以酸痛為度,每天1 次,每次3分鐘。
功效:改善偏頭痛、頭痛、脊椎病等。
合谷穴
四、合谷穴
中醫認為,合谷穴可以調動人身體的動力,加強身體的免疫能力,讓身體從內而外地抵禦外邪,在人體的諸多穴位中,合谷穴獨樹一幟,為什麼呢?因為它的治療範圍最廣泛,可以這麼說, 它的治療範圍涵蓋全身。
合谷穴在哪裡?我們一手握空心拳,拇指彎曲和食指指尖輕觸、立拳,另一隻手掌輕握拳外,拇指指腹垂直下壓處即是合谷穴。
按摩合谷穴
具體方法:左手按摩右手上的合谷穴,右手按摩左手上的合谷穴, 每次100下, 每天1次,
功效: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小妙招
日常保健, 除了按摩以上幾大保健穴位外,我們還可以按摩阿是穴。所謂的阿是穴, 簡而言之,就是哪裡疼痛按哪裡,之所以出現阿是穴, 是因為經絡在此處瘀賭,所謂不通則痛,平時多多按揉阿是穴,往往能讓疼痛緩解。
文章來源:KGH健康私塾
快速連結:經絡穴位點點讚
TT1585VCDFCDE
留言列表